常見菜名由來大解密
菜名由來篇
高麗菜、大陸妹和空心菜都是餐桌上常見的菜餚,但高麗菜為什麼叫高麗?大陸妹又和大陸的妹仔有什麼關聯,空心菜為什麼和蕹菜、甕菜有相互的連結?
其實很可能都是因為音誤或口誤,而隨著時代的改變一路發展下來。
不過可以確認的是,雖然高麗菜有高麗二個字,可不是韓國發明也不是從韓國來的,這些有趣的食物語源,也應證了台灣文化的多元與豐富的脈絡。
不是韓國發明:高麗菜
高麗菜在植物學上稱為結球甘藍;又有洋白菜、包心菜、球白菜的別稱,台灣大多以高麗菜稱之。乍聽「高麗」大概會以為是從韓國來的吧!但高麗菜的名字和韓國一點關聯也沒有,而且在清代時就有高麗菜,只是稱作番芥藍。
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指出,這是由荷蘭人引進的蔬菜,荷蘭語為「Kool」;西班牙語為「Col」;德語是「Kohl」,讀音都與台語的「高麗」相近,因此推論高麗菜的名字是由歐美語言轉化而來的。
談到高麗菜的好處,它被證明能降低肺癌、胃癌、大腸癌與直腸癌等發生機率,不僅能防癌,還富含維生素U,能幫助胃裡的細胞再生,而維他命C含量也很豐富,被美國《時代雜誌》選出是三大長壽食物之一,有「來自天堂的禮物」的美名。
沒有大陸也沒有妹:大陸妹
大陸妹是從中國大陸引進的品種,又稱「大陸A菜」後正名為「福山萵苣」。
萵苣依照食用部分可分為「嫩莖萵苣」與「葉萵苣」;又會依外型再分「結球萵苣」和「不結球萵苣」,而大陸妹是屬於不結球萵苣的一種。
關於大陸妹的名稱來由,「萵菜」的台語發音類似「妹仔菜」,便被大家通稱為大陸妹仔菜,進而變成大陸妹。
福山萵苣不但適合清炒,在火鍋店中也是常見的配菜之一,本身富含水分,烹調時不用再額外加水,就能炒出清脆的口感。
蕹菜和甕菜:空心菜
空心菜的中文學名是蕹菜;廣東話的名稱也是蕹菜,在日本,日文漢字也稱為蕹菜。台語叫應菜,蕹菜產自東南亞,後來傳到東亞。
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在他的書中《蚵仔煎的身世:台灣食物名小考》指出,在《說文解字》、《康熙字典》都有「蕹」這個字,但無法解釋與「蕹菜」的關係。而文獻提到「蕹菜」是裝在甕子裡,用船從東南亞運來,所以又稱之「甕菜」。根據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的描述,「蕹菜」來自「壅菜」,「壅」就是把泥土或肥料堆在植物的根部。也就是說「蕹」可能來自「甕」。後來加了草字頭,變成看起來如植物名稱的蕹。
由於空心菜含有丹寧素的成分,遇熱容易轉黑,所以在烹煮時不宜久煮,最適合快炒或燙熟拌油蔥,才能吃到清綠鮮嫩的好滋味。
討論共 0 則
- 登入會員,討論人氣食譜秘訣 會員登入